2009年3月31日 星期二
2009年3月29日 星期日
四款具有特色的普洱茶之1~宮廷普洱之茶馬古道【生餅】
具有特色的普洱茶之2~勐海神韻【生餅】
獨具特色的普洱茶之3~阿佤山【熟餅】
獨具特色的普洱茶之4~天福祥【熟餅】
談普洱茶的各種名稱與分類
談普洱茶的各種名稱與分類
依普洱茶的樹種分類:
喬木茶:
喬木茶是指較高大的茶樹而言,一般以野生喬木較佳,其葉片較大,一般也稱為大葉茶或大樹茶。
灌木茶:
灌木茶是指一般常見的矮茶樹種,也就是經過人工栽種或移植的茶樹,其葉片較小,不論是否有管理或野放一般稱為小葉茶。
依茶樹年齡分類:
依照年代可分為古樹茶和新茶,古樹茶是指以百年以上的野生喬木型古茶樹所採的鮮葉為原料所製作的普洱茶。新茶則是以人工種植的灌木茶為主要製作原料的普洱茶。
依普洱茶的加工方式分類:
生茶:
採摘的新鮮茶葉經熱鍋內手炒殺青、至顏色轉深綠色時倒在竹席上以手揉條狀,再攤均後經由陽光曬乾之乾燥後、就成為可飲用的毛茶。一般生茶湯色較接近於黃橙色,茶的香氣較為明顯,茶性濃烈,若非細心精製,一般生茶很少於初製後被拿來馬上飲用。如將生茶放置多年後,其茶性會慢慢轉為溫潤。
熟茶:
毛茶分級後經過潑水渥堆發酵,風乾陳化過程,再經由篩分拼配、滅菌、緊壓乾燥後就成為熟茶。熟茶的茶性不燥不烈較為溫和,湯色棗紅。此渥堆發酵方法是1973年中茶的昆明下關茶廠與勐海茶廠聯合研製而成。
依普洱茶的外形分類:依外形可分為散茶與緊壓茶
散茶:
就是毛茶,也就是尚未被緊壓成型的茶。
緊壓茶:
是毛茶經過蒸汽蒸軟之後,再經過緊壓而成為固定的形狀,稱為緊壓茶。在緊壓茶中一般常見的有沱茶、餅茶、磚茶、緊茶、金瓜貢茶、千兩茶等等。
依存放時間長短分類:
剛做好製成的茶稱為新茶,新茶存放多年後依後發酵的時間長短而產生不同的變化,一般此類的茶稱為陳年茶。
依普洱茶的樹種分類:
喬木茶:
喬木茶是指較高大的茶樹而言,一般以野生喬木較佳,其葉片較大,一般也稱為大葉茶或大樹茶。
灌木茶:
灌木茶是指一般常見的矮茶樹種,也就是經過人工栽種或移植的茶樹,其葉片較小,不論是否有管理或野放一般稱為小葉茶。
依茶樹年齡分類:
依照年代可分為古樹茶和新茶,古樹茶是指以百年以上的野生喬木型古茶樹所採的鮮葉為原料所製作的普洱茶。新茶則是以人工種植的灌木茶為主要製作原料的普洱茶。
依普洱茶的加工方式分類:
生茶:
採摘的新鮮茶葉經熱鍋內手炒殺青、至顏色轉深綠色時倒在竹席上以手揉條狀,再攤均後經由陽光曬乾之乾燥後、就成為可飲用的毛茶。一般生茶湯色較接近於黃橙色,茶的香氣較為明顯,茶性濃烈,若非細心精製,一般生茶很少於初製後被拿來馬上飲用。如將生茶放置多年後,其茶性會慢慢轉為溫潤。
熟茶:
毛茶分級後經過潑水渥堆發酵,風乾陳化過程,再經由篩分拼配、滅菌、緊壓乾燥後就成為熟茶。熟茶的茶性不燥不烈較為溫和,湯色棗紅。此渥堆發酵方法是1973年中茶的昆明下關茶廠與勐海茶廠聯合研製而成。
依普洱茶的外形分類:依外形可分為散茶與緊壓茶
散茶:
就是毛茶,也就是尚未被緊壓成型的茶。
緊壓茶:
是毛茶經過蒸汽蒸軟之後,再經過緊壓而成為固定的形狀,稱為緊壓茶。在緊壓茶中一般常見的有沱茶、餅茶、磚茶、緊茶、金瓜貢茶、千兩茶等等。
依存放時間長短分類:
剛做好製成的茶稱為新茶,新茶存放多年後依後發酵的時間長短而產生不同的變化,一般此類的茶稱為陳年茶。
2009年3月26日 星期四
普洱茶的泡茶要領
茶量與時間的關係:
一般要泡普洱茶飲用前會先將茶剝碎,泡茶時的置茶量最好適當,寧可少些也不要太多。茶量、浸泡時間、水溫是決定茶湯口感的三大要素。茶量放得多,浸泡時間就要短,茶量放得少,浸泡時間可以長些。如果水溫高,浸泡時間宜短,水溫低,浸泡時間就要延長。
水溫與茶湯濃度的關係:
水溫高,苦澀味會加強,水溫低,苦澀味減弱。所以苦味太強的茶可降低水溫來改善,澀味太強的,除水溫外,浸泡的時間也要縮短。泡茶用水是先燒到100℃再降到所需溫度?或是需要多高的水溫就燒到所需溫即可?這要看水質是否需要殺菌或利用高溫降低某些礦物質與殺菌劑而定,如果需要,先將水燒到100℃再降到所需溫度,如果不需要,直接加溫到所需溫度即可。因為水開滾太久,水中氣體含量會降低,不利香氣揮發,這也就是所謂水不可燒老的道理。
水質與茶湯的關係:
1、礦物質含量:水中礦物質含量太多,一般硬度也較高,泡出的茶湯顏色會偏暗、香氣不顯、口感清爽度降低,因此硬水不適於泡茶。礦物質含量低者,一般稱為軟水,容易將茶的特質表現出來,是適宜泡茶的用水。但礦物質完全沒有的純水,口感清爽度也不佳,亦不利於微量礦物質的溶解,所以也不是泡茶的好水。一般「導電度」以10~80度良好的水,若150度以上就是硬水了。
2、雜質與含菌量:這兩項東西愈少愈好,一般高密度濾水設備都可以將雜質隔離,含菌量可以利用煮沸的方法將之消減。
一般要泡普洱茶飲用前會先將茶剝碎,泡茶時的置茶量最好適當,寧可少些也不要太多。茶量、浸泡時間、水溫是決定茶湯口感的三大要素。茶量放得多,浸泡時間就要短,茶量放得少,浸泡時間可以長些。如果水溫高,浸泡時間宜短,水溫低,浸泡時間就要延長。
水溫與茶湯濃度的關係:
水溫高,苦澀味會加強,水溫低,苦澀味減弱。所以苦味太強的茶可降低水溫來改善,澀味太強的,除水溫外,浸泡的時間也要縮短。泡茶用水是先燒到100℃再降到所需溫度?或是需要多高的水溫就燒到所需溫即可?這要看水質是否需要殺菌或利用高溫降低某些礦物質與殺菌劑而定,如果需要,先將水燒到100℃再降到所需溫度,如果不需要,直接加溫到所需溫度即可。因為水開滾太久,水中氣體含量會降低,不利香氣揮發,這也就是所謂水不可燒老的道理。
水質與茶湯的關係:
1、礦物質含量:水中礦物質含量太多,一般硬度也較高,泡出的茶湯顏色會偏暗、香氣不顯、口感清爽度降低,因此硬水不適於泡茶。礦物質含量低者,一般稱為軟水,容易將茶的特質表現出來,是適宜泡茶的用水。但礦物質完全沒有的純水,口感清爽度也不佳,亦不利於微量礦物質的溶解,所以也不是泡茶的好水。一般「導電度」以10~80度良好的水,若150度以上就是硬水了。
2、雜質與含菌量:這兩項東西愈少愈好,一般高密度濾水設備都可以將雜質隔離,含菌量可以利用煮沸的方法將之消減。
2009年3月11日 星期三
天輔有機普洱茶發展中心簡介
上圖為大葉種野生古樹茶採摘情形,下圖是古樹茶下的新生代。
天輔有機普洱茶發展中心,所經營之茶品主要以有機茶葉為主,並著重於普洱生茶的研發與生產。因茶葉原料是決定每一款普洱茶品質的關鍵,而雲南高山原生大葉種的古茶樹更是提供優質原料的主要來源。
天輔公司因此特別針對每一古樹茶區,每年所生產之茶葉產地的生態環境做最嚴謹的保護與管理。在品質控管、製作過程與儲存方式上,除了儘量保留普洱茶的傳統工藝特性外,並改善普洱茶製作過程中的衛生環境問題,同時更提升普洱茶的優質風味,創造出它的飲用品嚐價值。
天輔公司希望普洱茶品在創新之時,也能兼顧保留傳統工藝,儘量在實際的現實中與期待的理想之間取得平衡,方不致於將普洱茶文化盡喪於我們這一代。
天輔公司因此特別針對每一古樹茶區,每年所生產之茶葉產地的生態環境做最嚴謹的保護與管理。在品質控管、製作過程與儲存方式上,除了儘量保留普洱茶的傳統工藝特性外,並改善普洱茶製作過程中的衛生環境問題,同時更提升普洱茶的優質風味,創造出它的飲用品嚐價值。
天輔公司希望普洱茶品在創新之時,也能兼顧保留傳統工藝,儘量在實際的現實中與期待的理想之間取得平衡,方不致於將普洱茶文化盡喪於我們這一代。
也因此在經過不斷地研究過程中,天輔公司終於走出普洱生茶的新風貌,使普洱生茶不但兼具古樸香氣,在茶湯與口感上更具綿密醇厚的回味感受,而一掃以往概念中苦澀太重與香氣不足的印象。
在普洱茶的世界裡,品上一杯老普洱,我們可以追憶起源遠的古道絲路與人文情懷。如今你也可以於天輔的古樹普洱新茶中,品嚐到這一份的感性與精神價值,這就是天輔長期以來堅持做好的茶葉品質與珍惜文化價值的所在。
天輔的經營觀
在普洱茶的世界裡,品上一杯老普洱,我們可以追憶起源遠的古道絲路與人文情懷。如今你也可以於天輔的古樹普洱新茶中,品嚐到這一份的感性與精神價值,這就是天輔長期以來堅持做好的茶葉品質與珍惜文化價值的所在。
天輔的經營觀
2008年春季,天輔有機普洱茶業有限公司成立。天輔公司主要經營的重點,是將已經有限的古茶樹做更正確的保護與應用。
目前所知道的古茶樹數量所剩餘的已然不多,而由於之前普洱茶的價格並非很高,許多古茶樹區因被認為缺乏經濟價值,使得海拔高度在1000公尺以下,能拿來種橡膠樹的原始茶區幾乎被砍伐殆盡,這是古茶樹的第一波浩劫。後來更由於市場的商業性炒作,不論是官方或當地百姓都受到了這一場炒作的經濟震撼教育之影響,古茶樹又開始被重視。這種被重視的情況下所衍生出來的問題更多,例如為了採茶的方便性便將茶樹砍低矮化,為了增加收入見到鮮葉就摘下來,為了生產量開始使用生長劑……這一些問題使得古茶樹又面臨了另一場新的浩劫。
古茶樹現存的數量已不多,當然也無法製作出這麼多的古樹茶。而為了供應市場需求的需要量,大家對普洱茶的認知也被牽引到市場炒作與定位的漩渦裡去了,這真的是值得我們省思與探討!連無形的認知知識也面臨浩劫。
目前所知道的古茶樹數量所剩餘的已然不多,而由於之前普洱茶的價格並非很高,許多古茶樹區因被認為缺乏經濟價值,使得海拔高度在1000公尺以下,能拿來種橡膠樹的原始茶區幾乎被砍伐殆盡,這是古茶樹的第一波浩劫。後來更由於市場的商業性炒作,不論是官方或當地百姓都受到了這一場炒作的經濟震撼教育之影響,古茶樹又開始被重視。這種被重視的情況下所衍生出來的問題更多,例如為了採茶的方便性便將茶樹砍低矮化,為了增加收入見到鮮葉就摘下來,為了生產量開始使用生長劑……這一些問題使得古茶樹又面臨了另一場新的浩劫。
古茶樹現存的數量已不多,當然也無法製作出這麼多的古樹茶。而為了供應市場需求的需要量,大家對普洱茶的認知也被牽引到市場炒作與定位的漩渦裡去了,這真的是值得我們省思與探討!連無形的認知知識也面臨浩劫。
從接觸普洱茶到研究普洱茶的這一過程,確實是有許多資料、書籍、資訊可供瞭解參考,但眾說紛紜中何者是對的?何者是錯的?又該如何判斷與學習?
天輔公司的經營觀是從簡單、樸實裡去開拓一條屬於自己的路,既不追求市場趨勢也不依附於商業定位。前面也說到以現存的古茶樹,在每一季能生產出多少的古樹茶是固定的,尤其是指海拔高於1200公尺的茶區更是不多。也因這種天然條件的單純特性與創辦人對天然純淨土地的喜好,才決定於2008年春設廠生產,每一季所生產的古樹茶除供給當地的茶廠外,其餘則分配給固定的愛好者。
天輔公司的經營觀是從簡單、樸實裡去開拓一條屬於自己的路,既不追求市場趨勢也不依附於商業定位。前面也說到以現存的古茶樹,在每一季能生產出多少的古樹茶是固定的,尤其是指海拔高於1200公尺的茶區更是不多。也因這種天然條件的單純特性與創辦人對天然純淨土地的喜好,才決定於2008年春設廠生產,每一季所生產的古樹茶除供給當地的茶廠外,其餘則分配給固定的愛好者。
天輔的經營風格是承接於大地的天然風格,假如有那麼一點點與眾不同之處,也許是我們將天然的古樹茶之風格轉化成愛茶者口鼻與心境之間更深刻的茶韻感受。簡單的開設此網頁空間,也簡單的提供訊息給對普洱茶有興趣的同好。普洱茶的知識真的令人很混亂,若不撥亂反正,再如此般地亂下去,恐怕也只能是一直喝那「普普」的茶,心裡一點也不踏實,真若如此還不如去喝礦泉水飲料較佳。
傳承
訂閱:
文章 (Atom)